当前位置: 首页 > 云浮市云城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基础信息公开 > 财政公开 > 财政预决算 > 财政预算
云浮市云城区2006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07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发布时间: 2009-08-07 16:19
来源:云城区财政局
浏览人数:-
【字号:
背景颜色:
分享到:

云浮市云城区十四届人大                              

二次会议文件(六)         

 

云浮市云城区2006年预算执行情况

2007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云浮市云城区财政局局长   阮其华

 

 

各位代表:
  我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书面报告云城区200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7年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06年预算执行情况


  2006年,我区财政工作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生财有道,聚财有方,用财有规”的原则,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全会精神和工作部署,强化管理,深化改革,运筹协调,依法理财,各项财政收支计划执行情况良好,财政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促进了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
  一、财政收支情况

(一)财政收入情况

全年全区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2051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2.73%,比去年同期增收2392万元,增长24.76%。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1506万元,完成年度预算11188万元的102.84%,同比增收2065万元,增长21.87%。

1、增值税完成2113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1.88%,同比增收100万元,增长4.97%

2、营业税完成1911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3.35%,同比增收7万元,增长0.37%

3、企业所得税完成764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98.07%,同比增收246万元,增长47.49%

4、个人所得税完成565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0.36%,同比减收46万元,减幅7.53%

5、其他项目税收(资源税、房产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车船使用和牌照税)共完成1319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7.67%,同比增收26万元,增长2.01%

6、耕地占用税完成253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1.2%,同比增收215万元,增长565.79%

7、契税完成571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3.63%,同比增收47万元,增长8.97%。

8、国有资产经营收益完成217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0%,同比减收229万元,减幅51.35%

9、行政性收费收入完成2381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88.22%,同比增收1274万元,增长115.09%。

10、罚没收入完成613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2.85%,同比减收15万元,减幅2.39%。

11专项收入完成347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1.17%,同比增收32万元,增长10.16%

12、其他收入完成452万元。

13、基金收入完成545万元。

(二)财政支出情况

2006年,全区地方财政支出完成31296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16.33%,比去年同期增支6341万元,增长25.41%。其中:一般预算支出完成30053万元,完成年初计划114.98%,同比增支5370万元,增长21.76%

1、基本建设支出304万元, 为年度计划的155.1%,同比减支732万元,减幅70.66%。

2、企业挖潜改造资金支出66万元,同比减支34万元,减幅34%。

3、科技三项费用支出399万元,为年度计划的115.99%,同比增支85万元,增长27.07%。

4、农业支出1896万元,为年度计划的92.44%,同比增支19万元,增长1.01

5、林业支出364万元,为年度计划的115.19%,同比增支23万元,增长6.74

6、水利和气象支出1300万元,为年度计划的115.35%,同比减支340万元,减幅20.73

7、工业交通等部门事业费支出407万元,为年度计划的134.77%,同比增支88万元,增长27.59

8、流通部门事业费支出83万元,为年度计划的100%,同比减支93万元,减幅52.84%。

9、文体广播事业费支出768万元,为年度计划的134.03%,同比增支145万元,增长23.27%。其中计生事业费支出541万元。

10、教育事业费支出7406万元,为年度计划的108.15%,同比增支1800万元,增长32.11

11、科学支出249万元,为年度计划的196.06%,同比增支95万元,增长61.69

12、医疗卫生支出1729万元,为年度计划的120.99%,同比增支464万元,增长36.68

13、其他部门事业费支出1126万元,为年度计划的91.1%,同比减支375万元,减幅24.98

14、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支出1124万元,为年度计划的 124.89%,同比增支91万元,增长8.81%。

15、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经费支出2575万元,为年度计划的100%,同比增支66万元,增长2.63%。

16、社会保障补助支出319万元,为年度计划的105.28%,同比增支160万元,增长100.63

17、国防支出124万元,为年度计划的100%,同比增支32万元,增长34.78

18、行政管理费支出3070万元,为年度计划的106.12%,同比增支286万元,增长10.27

19、武装警察部队(消防大队)支出34万元,为年度计划的100%,同比增支34万元(去年同期没此项支出)。

20、公检法司支出1914万元,为年度计划的112.13%,同比增支136万元,增长7.65%。其中:公安支出1098万元(含综治、戒毒、禁毒经费)。

21、城市维护建设费支出296万元,为年度计划的73.45%,同比增支200万元,增长208.33

22、政策性补贴支出195万元,为年度计划的100%,同比增支15万元,增长8.33%。

23、支援不发达地区支出247万元,为年度计划的102.07%,同比增支121万元,增长96.03%。

24、专项支出347万元,为年度计划的101.17%,同比减支114万元,减幅24.73

25、其他支出3711万元,为年度计划的208.13%,同比增支3206万元,增长634.85%。

26、基金支出1243万元。

(三)收支平衡情况

2006年,全区财政总收入32862万元,包括:地方财政收入12051万元;各项补助收入18835万元;平衡预算收支调入900万元;上年结余1076万元。财政总支出32770万元,包括:一般预算支出30053万元;基金预算支出1243万元;上解支出377万元;增设预算周转金支出1097万元。收支对比,结余92万元。

综观我区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主要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财政收入保持了较快增长速度,并实现了财政收入增长与财政支出增长基本同步。二是支出规模明显增加,重点支出得到保障。三是财政收支上贯彻了量入为出、量财办事的指导思想,确保了预算收支平衡。

二、2006年主要工作

(一)以收入为中心,创新征管机制,实现了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一年来, 我区财政工作继续受经济基础薄弱、重点税源单一等因素影响,财政增收存在多种不明朗因素,在这样情况下,全区紧紧咬定收入任务不放松,强化目标管理,做好税收征管入库工作:

1、加强部门配合,强化税收征管。一是召开了多次财税分析会议,及时研究和分析财税工作形势;组织了多次专项调研活动,深入一线了解和解决财税工作实际问题,牢牢掌握了组织收入的主动权。二是加大财政收入组织力度,加强对整体税源摸底调查,在掌握税源变化的基础上,国税部门坚持了“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的工作原则,不断完善石材企业“分类管理,电量计税”和水泥、房地产等行业税收管理办法,实现增收;地税部门健全“一季度规范一行业、一季度健全一税种”和“质疑约谈”等工作方法,做好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和预缴工作,规范房产租赁税收征管,加强资源税、车船使用税等小税种的管理,实现增收;同时,国税和地税部门都加大税收稽查力度,打击各种偷税、骗税、抗税行为,堵塞漏洞。

2、抓好耕地占用税、契税的征收和非税收入的管理。2006年,财政部门完善征管网络,改善征管模式,准确地把握城区房地产和工业园土地交易活跃的时机,做好契税征管服务工作,使全年契税实现增收。在非税收入管理方面,严格执行非税收入管理的有关规定,确保各项收费收入及时缴入财政专户,特别是计生社会抚养费方面,创新工作方式,协调好计生、法院和镇(街)等部门关系,依法强化征管手段,使计生社会抚养费实现增收。全年全区非税收入完成401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收1471万元。

3、完善财政工作激励机制。在下达全区工商税收征收任务的基础上,制订出财政税收工作考核奖励相关办法,并落实了相关工作经费,鼓励各镇(街)、各级管理部门强化税收征管,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加快镇域经济发展,做好财政税收工作。

(二)以稳定为基础,强化支出管理,人员工资和社会保障得到基本落实
  一年来,我区把保证财政供养人员工资按时发放、“两个确保”及重点支出需要作为财政支出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加以保障。首先,按照“编委核定编制,人事核定人员和工资,财政核拨经费,银行代发到个人”的管理制度,预算优先安排工资性支出,做好统发工资工作。其次,统筹资金落实机关运作经费,深入各预算拨款单位特别是教育、公安、消防等系统部门调查研究,找准需要与可能之间的差距,从巧用财政资金、节约财政资金的角度出发,严格实行请款确认制度,坚决压缩不合理的开支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证了机关的正常运转。第三,增加社会保障投入,扶持社会弱势群体。2006年全区医疗卫生支出1729万元,同比增支464万元,增幅36.68%;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支出1124万元,同比增长8.81%;及时发放离退休人员医疗、住房补贴经费、民政定补资金等,保证其生活水平做好“一保五难”保障工作,优先保证全区五保对象1153人的补助资金及全区低保对象23304811人补助资金,严格落实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主动协助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开设各项再就业培训工作,落实各级再就业经费201万元;2006年,区级投入合作医疗配套资金187万元(其中:救助金16万元),争取市级配套资金63万元,省级配套资金328万元,全年核拨合医赔付资金521万元(其中:救助金11万元),全区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不断完善,大大减少了部分农民“因病返贫”等现象。第四,切实做好救灾抗灾工作,2006年,我区先后遭受“碧利斯”、“格美”、“派比安”三个台风的影响,受灾情况十分严重,部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相当大的威胁,在抗击自然灾害和灾后复产重建期间,我区及时拨付各项财政资金,保证了救灾抗灾工作的开展。

(三)以发展为根本,积极争取支持,服务经济建设和促进事业发展的职能充分发挥
  由于我区是市辖区,省财政许多补助政策只对县而不对市辖区,特别是一般性转移支付和财政激励机制,省补助我区的基数都是比较低的,造成我区财政运行相对于本市其它县(市)更为困难,每年的财力缺口问题非常突出,财政支出压力巨大。为此,每年初我区都就向上申报项目、争取资金作专项部署,并常年不懈抓好落实。首先是协调好市区财政体制关系,争取优势。由于工作到位,2006年新的共享收入分成方案上,市政府已将市、区共享收入分配比例由原来的市占69%和区占31%调整为市占67%和区占33%,并实行超收再分成;同时,教育费附加收入专项调整为市占55%,区占45%,提高了区占比例,这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区级财政压力。其次是努力争取享受山区县政策待遇。积极调动全区各级部门的积极性,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关系,向上级有关部门说事实,摆困难,争取省、市财力更多的支持。至目前,省财政已给予了我区极大的支持,尤其是在2006年秋季铺开的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工作上,省已按山区县待遇的标准补助我区改革资金,补助比例达80%,单此一项,我区每年可享受省财政补助资金约1000万元。再有,认真研究政策,找准结合点,做好可行性项目的规划和上报工作,全年通过财政口上报项目127个,涉及资金7071万元,主动争取资金2305万元,加上省、市专项安排的补助款,全年我区到位的上级各项补助资金18835万元,与往年相比大幅增加。

这些资金加上区财力的配套投入,使财政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职能得以充分发挥:一是大力发展园区经济,积极争取省、市重点扶持,获得省级补助都杨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100万元。二是及时划拨2006年高速公路建设上级专款5000万元。三是2006年投入云中高中校区建设资金1871万元,其中:在省级专款1000万元中首先按工程进度通过集中支付安排687万元。四是安排救灾和灾后复产重建资金253万元。五是投入“三农”方面资金2035万元,其中:农村医疗卫生投入678万元;农田垦复资金517万元;生态文明村建设资金266万元;农村五保、低保、定补资金400万元。六是安排全区双拥各项经费208万元,其中专项安排区人武部经费92万元。七是安排缓解乡镇财政运作困难资金286万元,其中:安排镇(街)专项招商经费70万元此外,统筹资金加大对全区改革、发展、稳定等多方面的投入,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协调、和谐发展。

(四)以改革为重点,构建公共财政,各项财政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2006年,财政工作突出抓了五项改革:一是深化部门预算和开展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在巩固去年部门预算扩面成果的基础上,完善包括人员、编制和资产在内的单位信息库管理。二是启动了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由7月份开始,把农业局、教育局、财政局等10个单位纳入国库集中支付中心管理,开展试点工作,至目前,已有52个独立核算的预算单位统发经费纳入国库集中支付中心管理,全年共办理财政直接支付业务58笔,支付资金3356万元(包括工资经费)三是推进乡镇财政信息化建设,大力改善思劳、安塘等基层财政办公环境,加强对各财政结算中心的业务指导,使其全面脱离手工记账,提升工作水平;同时选择了在河口街泰安村开展“村账镇管”试点工作。四是加大政府采购监督管理力度。以“拓展采购范围、规范采购程序、提高采购质量,节约采购资金”统领政府采购监督工作,积极开展打击政府采购领域商业贿赂行为,全年共监督政府采购66宗,采购金额为685.59万元,比预算金额节约了35.54万元,节约率为4.93%,一年来,全区政府采购方面没有收到任何投诉。五是继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认真做好税改后的配套工作。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涉农方针,加强税改后转移支付补助资金管理,按规定落实和适当增加村级经费,切实做到“三个确保”: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确保镇级机构和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确保农村教育经费正常需要;做好农民种粮大户和粮食综合直补工作,在综合直补中,全区共补贴种粮面积14.4万亩,补贴农户3745户,补助资金110万元,大大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五)以管理为主题,坚持依法理财,财政监督和财政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在财政管理上,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加强收支两条线管理。继续全面实施委托银行代收款及代开财政票据,坚决执行收缴、罚缴分离的政策,加强对全区行政性收费、罚没、捐赠等收入情况调查研究,制订和落实相关工作措施,规范了收费收入的监管。二是加强会计事务管理,积极宣传《会计法》,强化会计监督,9月中旬,由区财政局牵头,全区开展了一次会计信息质量抽查,对检查发现的极少数单位存在的不规范地方,提出了严格的整改措施,限期整改,严肃了财经纪律。三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按时按质完成了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工作和资产年报工作;拟订了我区1805万元粮食亏损挂账消化方案,完善全区粮食系统企业改革监督管理工作;加强国有资产经营收益收缴财政专户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四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管理和投资审核工作,全年共对35个建设项目进行直接支付,财政基建专户共支付资金1233万元;全年共审核12个竣工单位,送审资金627万元,审定资金551万元,核减资金76万元,核减率为12%五是加强财政干部队伍建设,完善基本制度,健全管理机制,对财政工作守则、重大事项集体决策等工作制度进一步细化、量化,做到以制度管人、以制度办事、以制度管钱。同时,全体财政干部职工深入开展了排头兵实践活动和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等一系列活动,全面提高了思想政治素质,有效地激发了财政干部职工的责任感和事业感,确保财政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2006年,我区财政预算执行规范有序、情况良好,有效地保障了全区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需要。这是全区上下紧紧围绕发展第一要务,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结果;也是全区各级管理部门强化收入征管,扎实推进改革,不断提高管理与服务水平的结果。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财政运行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一是财政增收的基础不稳固。由于我区经济基础薄弱,经济总量少,构成我区财政收入税收主体是石材、电力、服装加工等支柱产业的税收和其它一些如偶然所得税、耕地占用税、土地有偿使用费等不稳定收入,特别是近两年,不稳定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例呈上升趋势,一旦形势发生变化,财政收入乃至整个区域经济发展将面临严峻的挑战。二是财政收入的质量有待提高。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506万元,仅占财政总收入32862万元的35.01%;税收收入7496万元, 仅占财政总收入32862万元的22.81%,提高收入质量有待改善。三是财政收支矛盾依然十分突出。尽管我区财政收入实现了持续稳定增长,但由于受财政体制、政策性刚性增支以及历年债务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财政资金压力仍未能缓解,我区工资财政的状况仍未彻底改变,经费支出缺口较大,财政工作面临许多矛盾。四是财经秩序还需进一步规范。个别单位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力度不足,截留、坐支现象时有发生,专项资金、项目资金使用不到位,会计信息失真、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低下等现象依然存在。五是历史债务沉重,严重困扰财政运作,并对社会稳定和经济正常运作造成一定的风险。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对待,逐步加以解决。

 

2007年预算草案

 

根据全省财政工作会议精神,结合云城区的实际,2007年,我区财政预算收支计划安排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省、市和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围绕财政抓经济、围绕效益抓发展的决策观,坚持依法办事、依法理财的法制观,坚持为公理财、为民理财的理财观,按照“收入保增长,支出保重点,管理上水平,改革求突破,管理促规范,队伍强素质”的总体要求,大力弘扬“团结、务实、拼搏、创新、向上”的云城人精神,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大力组织各项财政收入,积极调整收支结构,开源节流,增收节支,确保预算收支平衡;扎实推进财政改革和体制创新,健全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完善财政监督机制,为构建实力云城、生态云城、和谐云城提供最大财力保障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按照2007年我区国民经济指标和社会发展计划,2007年我区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拟安排13635万元,增长18.5%,分项目收入计划是:

1、增值税完成2747万元,同比增收634万元,增长30%

2、营业税完成2293万元,同比增收382万元,增长19.99%

3、企业所得税完成1070万元,同比增收306万元,增长40.05%

4、个人所得税完成678万元,同比增收113万元,增长20%

5、其他项目税收(资源税、房产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车船使用和牌照税)完成1757万元,同比增收438万元,增长33.21%

6、耕地占用税完成85万元,同比减收168万元,减幅66.4%

7、契税完成685万元,同比增收114万元,增长19.96%。

8专项收入完成416万元,同比增收69万元,增长19.88%

9、行政性收费收入完成1777万元,同比减收604万元,减幅25.37%。

10、罚没收入完成674万元,同比增收61万元,增长9.95%。

11、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完成1220万元,同比增收1003万元,增长462.21%

12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40万元

13、其他收入完成193万元,同比减收259万元,减幅57.3%

2007年我区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计划13635万元,加上上级各项补助收入及上年结余等收入5402万元,财政总收入为19037万元,减除上解支出88万元,即全区可支配财力为18949万元。按照《预算法》的规定和“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2007年我区地方一般预算支出计划为18949万元,具体分项目支出计划如下:(由于2007年开始实行政府收支分类改革,预算科目与往年相比有大幅改变,所以不作对比)

1、一般公共服务3853万元(其中:人口与计划生育事务440万元)。

2、国防支出102万元。

3、公共安全支出1569万元(含综治、禁毒、戒毒经费)。

4、教育支出5907万元。

5、科学技术支出505万元。

6、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53万元。

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458万元。

8、医疗卫生支出1156万元。

9、城乡社区事务支出491万元。

10、农业水事务支出1062万元。

11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支出293万元

12、其它支出500万元。

全年财政收支相抵,基本平衡。

 

以科学发展观统揽财政工作全局,确保圆满完成2007年财政预算任务


  2007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我区加快发展的一年,做好2007年的财政预算工作,圆满完成预算工作任务,对我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此,要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狠抓征收管理,着力组织财政各项收入,壮大财源基础

一是从实际情况出发,加强财税源建设。认真落实区委的工作部署,把财源建设同优化经济结构结合起来,使财政收入的增长建立在持续、稳固和不断壮大的财源基础上。要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加大扶持重点企业和优势企业的技术改造与管理升级,大力发展支柱产业,全力培植纳税大户,对新上项目及现有企业,做好服务、引导工作,确保税源的稳定增长。二是加强部门协调,凝聚征收合力。健全例会制度,及时解决征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完善纳税申报体系,进一步规范支柱产业和重点企业的税收征管,加大对建筑安装、房地产、娱乐服务等企业税收以及所得税、矿产资源税等税种的管控力度,做好税务稽查工作,提高稽查成效,公平税负,应收尽收。同时强化税收资源信息化管理,完善征收工作业务流程,着力推动税收征管工作从收入任务型向税源管理型转变,从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三是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加大源头治理,巩固财力基础,提高政府调控能力。四是加大税收宣传,强化纳税意识,健全协税护税网络,提高征管水平。
  二、强化支出管理,着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构建公共财政
  公共财政就是解决公共问题,服务公共利益。要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努力保障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支出需要。在支出安排上,继续把保工资当作首要任务,加强专户管理,规范统发程序,优先保证全区财政供养人员的工资发放继续贯彻执行中央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行为的决定,科学界定和规范财政资金的供给范围,完善相应的管理措施,降低行政支出,节约资金。要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着力保证社会保障、扶贫救灾和农业、教育以及民心工程等的支出需要,集中有限的财力办发展急需的事、办群众关心的事。

三、紧扣发展主题,着力推进经济社会建设,优化资源配置

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抓好可行性项目的立项、上报和争取资金工作,内外财源结合,在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注重效益的原则下,着力抓好“三个倾斜”:首先,着力倾斜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加大对工业园区和重点项目建设的扶持力度,夯实经济基础。通过落实招商引资和镇域经济发展工作经费,积极筹措资金落实激励机制,或财政资金直接投入到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等手段,构筑经济发展平台,大力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力争在较短的时期内实现我区经济快速发展。其次,着力倾斜“三农”工作,继续巩固农业基础地位要把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放在财政工作的突出位置上,及时拨付各项支农资金,支持搞好农业综合开发和文明村建设,卫生村建设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第三,着力倾斜于社保、教育、维稳等事关社会大局稳定与发展的工作。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做好低保资金发放工作,抓好下岗职工再就业、生活保障和救济资金的落实,配套好农村合作医疗资金,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实施科教兴区,重点保障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加大中小学危房改造力度,支持云中新校区建设。继续保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经费、维稳经费、人防经费,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四、坚持科学理财,着力推进各项财政改革,创新管理体系

坚持以创新的管理观念指导财政工作,在财税政策、体制、分配和管理的各个环节充分体现科学发展的要求,努力实现理财思路、方法和手段的转变。一是拓宽集中支付范围,扩大集中支付比重,逐步建立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提高资金运行效益。二是深化部门预算改革,认真落实全省市县部门预算改革推进会的精神,全面推行使用部门预算专用软件“E财”编制部门预算。三是继续推进政府采购改革,本着扩大规模、提高质量、节约支出的原则,不断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四是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规范转移支付资金管理,保障基层政权正常运转,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五是深化完善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理顺资产纽带关系,确保资产保值增值。六是加强政府债务管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五、强化财政监督,着力推进财政法制建设,提升理财水平

一是加强财政收入监督,突出非税收入监管。在完善非税收入征收工作制度和提高监管工作层次的同时,继续推进各部门收支彻底脱钩管理工作,清理和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坚持依法征收,源头控收,以票管收和实行收缴分离,防止截留、挪用、挤占财政资金的现象发生。二是加强财政支出监督,提高支出效益。围绕政府和财政工作的中心任务,结合社会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有效地对重点工程项目专项资金、重点支出开展专项检查,追踪问效和调查分析,关注财政资金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三是继续深入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严厉打击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等行为,维护良好的财经秩序。四是完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通过健全预算执行监管工作体系,发挥“预算、执行、监督”三位一体的监督制衡作用;同时认真贯彻执行《财政违法行为处分处罚条例》及相关财政政策法规,全面提升依法理财水平。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大力发扬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的精神,把区委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落到实处,励精图治,真抓实干,努力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为构建实力云城、生态云城、和谐云城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云城区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秘书处         OO七年三月

(共印480份)

TOP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新媒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