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入汛期,强降雨、大风、雷电、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多发,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汛期来了,这些防汛自救常识很重要!
一、暴雨正确应对方法
·暴雨期间尽量不要外出,注意及时通过广播、电视、手机或网络等渠道关注天气预报,及时掌握暴雨最新消息。
·检查电路、炉火等设施,当积水漫入室内时,立即切断电源,防止积水带电商人。
·处于危旧房屋或低洼地势住宅的群众及时转移到安全地方,地方旧房屋倒塌伤人。
·居民住户因地制宜,在家门口防止挡水板、堆置沙袋。
·如果深处室外,应立即停止农事活动和户外活动;在户外积水中行走时,要注意观察,贴近建筑物行走,防止跌入窖井、地坑等。
·驾驶员遇到露天或立交桥下积水过深时,应该尽量绕行,避免强行通过;当汽车在低洼积水处熄火时,人千万不要在车上等候,要下车到高处等待救援。
二、大风正确防御指南
·尽量减少外出,必须外出时应尽量远离大树、广告牌、高压线和临时搭建的建筑工棚、围墙等。
·检查和妥善安置易受大风影响的室外物品,如花盆、空调外机、棚架等。
·居住在临时搭建房屋内的人员应及时对房屋进行检查和加固,如存在安全隐患及时撤离到安全地点。
·在房间要关好门窗,远离窗口,避免强风席卷沙石击破玻璃伤人。
·如果正在公路、天桥上开车,应该减速慢行,条件允许的话应就近将车驶入地下停车场或隐蔽处。
·如果在水面作业或在游泳,应立刻上岸避风。
三、冰雹正确应对方法。
·应将自己置身于安全地带,尽量不外出。在室内应该尽快关好门窗,远离窗户。
·在室外突然遇到冰雹的袭击,一定要坚持镇静,迅速寻找遮挡物。比如躲避室内、有封顶的公交车站下等,粗壮的大树下也可以暂时躲避。如果附近什么也没有,应该采取户外安全避险姿势:半蹲在地,双手抱头,全力保护头部、胸与腹部不受到袭击。如果随身携带有包、文件夹,可以临时放在头顶,使伤害降到最低。
·下冰雹时,我们要顺风走,这样可以避免和冰雹的“正面冲突”
如果你是在开车途中遭遇冰雹,不要着急,把车靠边停下。注意停靠车辆时,不要把车停在大树旁,或是可能有大型物体掉落的区域,以防砸到。最好把车停放在车库里,以免冰雹把挡风玻璃砸坏。
·躲避冰雹时要远离照明线路、高压电线和变压器,以防发生触电事故。另外下冰雹时可能出现雷电,还要同时做好防雷电的准备。
四、雷电正确防御指南
·应该留在室内,并关好门窗;在室外工作的人应躲入建筑物内。
·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或其他类似金属装置。
·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视、音响等电器,不宜使用水龙头。
·减少使用电话和手提电话。
·切勿游泳或从事其他水上运动,不宜进行室外球类运动,离开睡眠以及其他空旷场地,寻找地方躲避。
·切勿站立于山顶、楼顶上或其他接近导电性高的物体。
·切勿处理开口容器盛载的易燃物品。
·在狂野无法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时,应远离树木和桅杆。
·在空旷场地不宜打伞,不宜把羽毛球、高尔夫球棍等扛在肩上。
·不宜开摩托车、骑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