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云浮市云城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基础信息公开 > 营商环境 > 营商动态
“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 | 思劳镇:学技取经促发展,产业振兴正当时
发布时间: 2025-09-30 08:30
来源:云城发布
浏览人数:-
【字号:
背景颜色:
分享到:

  为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推动乡村产业全面升级,近日,思劳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思劳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联合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科技特派员团队,组织镇村干部、种植大户,赴“中国麻竹笋之乡”英德市西牛镇开展“走基地、看加工、学技术、促合作”专题交流活动,为思劳镇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新的活力与智慧。

图片

  探访示范

  种植技术再提升

  交流团队先后参观了麻竹笋产业展示中心和连片种植示范基地。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农户们通过实物接触、数字沙盘和大数据平台展示,直观而深刻地了解到“小竹笋是如何做成亿元大产业的。”

  规模宏大、品种丰富的种植基地以及科学的种植管理模式让大家眼前一亮。在这里,农户们学习到了林地选址与规划、种苗选择与定值以及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技术,科学提升自身的精细化种植能力;同时,积极与当地专家进行讨论交流,提出自己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现场互动气氛十分热烈。

  “他们的亩产量远高我们,这个差距就是科技的差距。”一位农户在交流后激动地说。通过对比找差距,农户们更坚定了科技兴农的信念。

图片

图片

  加工观摩

  产业链条再延伸

  为破解辖区竹笋加工能力薄弱、产业链条不完整等发展瓶颈,交流人员前往合作社收购点参观麻竹笋加工的自动生产线,详细了解麻竹笋从清洗、分级到杀菌、包装的全流程生产工艺,学习鲜食类、干货类的精深加工技术。在科技特派员的鼓励下,农户们亲自上手操作部分设备,感受现代化加工的高效与便捷,为回村发展竹笋加工产业积累实践经验。

  交流学习队伍通过与高新技术企业对接交流,现场观摩废弃的笋筒、笋壳经过技术处理后,摇身一变成了全生物降解的竹制餐具,使麻竹笋从传统农产品向多元商品的升级,切实提升了农户们对精深加工促增收的意识,更加深刻感受到从“卖原料”向“创价值”的转变。

  镇工作人员表示:“看到他们的产业链条这么完备,回去后,我们也要学着转变思路,一方面优化种植品种及技术,另一方面主动对接加工企业,加快延伸产业链,探寻农产品增值的新路子!”

图片

图片

  品牌交流

  发展思路再创新

  随后,工作队组织开展学习成果交流会。科技特派员结合思劳镇实际,提出了麻竹笋种植推广的发展建议;队员们围绕“一路看、一路学、一路谈”的所悟所想积极交流发言。

  一位种植户兴奋地说:“以前种竹笋都是靠老经验,产量和质量总是不太稳定,没有品牌、产品也缺乏特色,卖不上好价钱。这次跟着工作队和科技特派员出来学习,才知道原来种竹笋和打造品牌、优化产品有这么多学问,回去后我一定要把学到的技术用起来,争取产量和品质双提升,还要把自家竹笋的品牌打出去、产品推广出去。”一名村干部也感慨道,“有当地专家一路讲解、现场学习,很多关于品牌建设、产品创新的复杂思路一下子就听懂了,对以后发展竹笋产业、打响本地品牌更有信心了。”思劳镇相关负责同志、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表示,要将“政府引导、科技驱动、龙头引领、农户参与”的“西牛经验”带回思劳,因地制宜探索本地化发展路径,推动思劳种植产业向品牌化运营和产品差异化创新方向发展。 

图片

图片

  下来,思劳镇将以此次麻竹笋学习交流活动为契机,加快推动学习成果落地转化,以“小切口、大产业”的发展思路,聚焦镇内各种特色农业提质增效,为“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贡献思劳力量。


TOP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新媒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