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城新春,万象更新(刘景光 摄)
从“新”出发,向“新”而行。过去一年,云城区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一年来,云城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认真学习贯彻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365”竞标争先体系,按照区委2024年“八个争先突破”工作安排,扎实推进区委“128”抓落实工作思路落地见效,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大力推进健康医药产业招商引资工作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GDP首次突破300亿元大关
产业竞争是区域竞争的主赛道。2024年,云城区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300亿元,19项主要经济指标中,9项指标(含2个二级指标)总量排全市第一,5项指标(含1个二级指标)增速排全市第一,6项指标增长10%以上,增速最高的达50.7%。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0%,排全市第一,总量占全市的31.6%。这背后,是云城区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的铿锵回响。该区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围绕“三大产业 都市圈”布局建设大产业、大园区、大项目,扎实推进金属智造、健康医药、绿色石材以及现代南药、花卉等产业发展,让特色产业成为云城经济高质量发展最根本的支撑。
工业经济持续领跑。发展壮大金属智造优势产业,优化升级传统石材产业,培育壮大健康医药产业,加快工业用地“标准地”供应,2024年用地指标投放速度、使用数量前所未有;加大与佛山高明区产业协作共建。
现代农业蓬勃发展。国家级南药展示与交易中心全面建成,云城区牛大力产业化种植基地入选第三批广东省中药材产业化基地名单(全市唯一),云城区中医药(南药)产业组培实验室投入使用。连续成功举办七届云城乡村美食(番薯)旅游季活动,累计带动农产品销售2.05亿元,活动总创收2.77亿元。新增云城澳洲坚果、甘薯、白羽番鸭3个农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新云饼家获评首批“广东老字号”。
城市经济活力释放。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0.02亿元,新增市场主体1.2万多户,全区市场主体总数超5.1万户。成功推动城市路内停车泊位与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有偿使用,盘活公共机构闲置屋顶推进分布式光伏建设,新增一次性收入3.98亿元。广东首个5.0版综合体云浮吾悦广场投入运营,硫都广场、粤鲜农批发市场等相继开业,“云城区东西街智慧街区及平安街区应用”项目成为广东地区唯一获全国第三届光华杯智慧城市专题赛一等奖项目,进一步助推百年老街焕发新活力。
“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
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初春时节,天朗气清,暖阳高照。自“百千万工程”启动实施以来,云城区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全面推进强县促镇带村和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再奋进、再突破、再上新台阶。
重点任务高效落实。深化2023年8个省定典型村和2024年省定“2镇13村”、市定“17村”建设,打造“共同缔造”新屋村、“向美增绿”滑石村、“南药集市”等一批示范点。组织超10万人次开展云城区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日及“干群齐动手 答好‘四道题’共建美丽家园”活动,探索创新“卫生网格”村民卫生保洁制度,完成农房风貌提升3536栋。实施重点建筑业央企助力项目26个,总投资14.72亿元。拓展“政银企村(户)”共建家庭农场建设成果,全面完成全区124个行政村(社区)集体经营性年收入达到17万元以上的目标任务。
生态底色愈发鲜明。全面完成林分优化1.064万亩、森林抚育0.5万亩、新造林抚育1.03万亩的年度森林质量精准提升任务,区镇村绿化种植苗木超10万株,种植树木总量超过去10年的总和。推动“林业+经济”融合发展,2024年全区林业总产值4.44亿元,同比增长8.9%。
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广昆高速云浮西出入口、园区南大道建成通车,东部快线南延段顺利动工,深南高铁(云浮段)、广昆高速改扩建、324国道改线、佛云大道、云石大道等交通项目提速建设,肇云高速建设前期工作加快,全区通车公路里程数突破1000公里,“内联外通”交通网络更加顺畅。完成改造老旧小区5个,完成城市污水管网建设25.475公里、镇级污水管网4.28公里,改造老旧管网3.105公里。
前锋镇浪漫花海
用好改革“关键一招”
按下高质量发展“加速键”
发展的难点在哪里,改革创新的着力点就在哪里。云城区始终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坚定不移谋改革、抓改革、促改革,让改革精神成为攻坚克难最有力的利器。
重点领域改革进一步深化。持续完善县域产业发展动力机制,试点将镇(街道)农村零散留用地整合集中入市、提前带租交付,以云城街道西塘村留用地建设为示范,推动百胜新天地广场建成开业。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全年区属国有企业净资产同比增长11.69%。深化镇街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累计下放镇街实施综合行政执法事项1129项,完成6个镇街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云城区用好“兵支书”“兵委员”推进“百千万工程”》是全市唯一入选全省基层推进“百千万工程”集成式改革典型案例。云城区《“三点”持续发力 开启移风易俗新局面》成为广东省唯一入选全国《移风易俗工作案例集》。
营商环境建设进一步优化。创新实行“分标段、分阶段办理施工许可+告知承诺制”改革模式,推进云河发电项目工程审批,创下省内发电厂建设项目办理消防设计审查和施工许可证的最快纪录,翔顺筠粤豪苑项目成为全市首个荣获“广厦奖”的项目。实现就医、养老、户籍等1299项政务服务事项“跨层级、跨地域、跨部门”通办,逐步实现全域办事标准和服务质效与珠三角地区全面接轨。
人才智力支撑进一步强化。2024年共引进机关事业单位、教育、医疗等领域紧缺人才116名,推动158名高校毕业生向基层一线流动,累计培养培训乡村工匠、乡土专家等各类人才4000人次。
熙熙攘攘的云城东西街
聚焦民生福祉
持续擦亮“幸福底色”
城,欣欣向荣;人,安居乐业。云城区坚定以民生为本,全力推动社会事业进步。一笔笔“真金白银”的投入让群众感受到沉甸甸的“民生分量”,群众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中感受着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力度和温度,环大湾区高幸福度精致城区建设更加亮眼。
民生保障有力有效。2024年民生类支出24.6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1.52%。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522人,完成年度任务104.19%。建成全市首家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机构,在全市率先建成首个“企业+”长者饭堂,家庭驿站创建经验获全市推广。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从3.1个提高到3.93个。全区城乡居民医保集中征缴工作连续7年排名全市第一,2024年度基本医保参保率达99.13%。
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全面完成北京师范大学云浮实验学校项目征地322.84亩,完成14个教学点撤并,2024年云城区教育基金会发放奖教奖学金330万元、奖励云城师生710人,表彰范围、奖励人数、奖金额度再创云城教育历史新高。区人民医院易地新建项目(一期)和区第二人民医院升级项目(一期)建成使用。争取增发国债资金1.26亿元用于国、省道及农村公路39个灾毁修复项目。
潮头再奋楫
力争GDP增长5.1%以上
以实干作答,用实绩交卷。2025年,云城区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锚定云浮“三十而励再出发”美好愿景,按照市委提出的“分两步走,奋进第二个‘云浮30年’”发展思路,以首位度的责任担当,大力推进区委“128”抓落实工作思路和2025年“六个更加奋发有为”工作安排,凝心聚力,推动云城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市前列。
坚持规模和效益并提,挺起高质量发展硬脊梁。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入推进“三大产业都市圈”和“五大产业园区”建设,一手抓传统产业、优势产业的巩固和优化,推动南方东海、泓源绿色建材、云初大窝塘、粤电云河热电联产等重点存量项目建成投产,推动金属智造产业产值年内增长35%以上,统筹推进石材、农业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做好云城番薯等土特产文章;一手抓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培育和壮大,主动谋划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产业新赛道,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挺起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脊梁”。
坚持面子和里子并抓,建设环大湾区高幸福度精致城区。抢抓市委打造“云浮CBD”重要契机,加快构建内联外通的交通运输网络,全力做好云浮东(西)高速出入口片区、人民广场片区等重点区域风貌管控,积极打造东西街、蟠龙天湖、吾悦广场等特色商圈,全面推行“路长制”“街长制”,持续提升中心城区精细化管理水平。按照“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目标,紧扣“清、拆、征、管、建、提”要求,配合承办好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曲棍球比赛,切实当好东道主。
坚持夯基和拓能并重,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召开“云城区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推进乡村绿化,实现三年初见成效”新春座谈会,广泛凝聚智慧力量,推进乡村绿化美化,抓好典型镇村培育建设,推进农房风貌管控提升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建立健全答好人居环境建设“四道题”的有效方法和长效机制,巩固拓展“政银企村(户)共建”等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健全完善项目按季度分配收益机制,巩固拓展“好人队伍”工作方法,创新开展“‘好人好话’——云城好人宣讲汇”示范宣讲活动,广泛凝聚重点建筑业央企、智库专家、“百千万工程”互助工作队、“好人队伍”、乡村能人等力量,加力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努力实现“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目标任务。
坚持优质和均衡并举,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充分发挥云城区教育基金会奖教奖学作用,做优做强百年云中、市实验小学、邓发小学等教育品牌,加快推进区人民医院易地新建项目(二期)和区第二人民医院升级改造项目(二期)建设,优化“一老一小”健康服务体系,大力推动医养结合、普惠性托育等服务机构建设,落实好生育休假、生育保险等支持政策,多措并举推动就业创业,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认同感。
市体育公园(十五运会曲棍球比赛赛区)
帆满风劲正当时,行稳致远启新程。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云城区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锚定目标加油干,只争朝夕抓落实,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奋力提升首位度、建设都市圈,推动云城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市前列,为开启第二个“云浮30年”奋进历程,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云城新的更大贡献。